2020年10月24号,第一届中国青年云峰会下半场以线上方式举办。活动通过凤凰风直播与造就平台进行实时直播,本次峰会累计77万人观看。
中国青年云峰会(Chinese-Youth Cloud Summit)是由中美精英青年联盟(US Chinese Elite Consortium)于2020年策划并筹备的新型云峰会。云峰会致力于邀请各界精英人士为中美两地优秀留学生分享经验、传授心得。更会为中国和国际专家大咖搭建交流观点、促进各界共同提升的平台。
本届峰会以“破晓”为主题,共分10月17日、24日两天议程。刚刚落幕的10月24日会议包含了“流行文化”、“ 主题演讲:经济”、“ 主题演讲:流行文化”、“ 影视娱乐”几大板块以及闭幕式,邀请到了12位在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嘉宾出席,围绕板块主题进行分享和讨论。
10月24日,中国青年峰会影视娱乐板块有幸邀请到多位影视娱乐方面的顶尖商业人士和行业内的精英,将共同探2020年及以后的影视娱乐发展新方向以及新的机遇。疫情下,全球的影视行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然而这样的危机也成为了国内外影视行业的又一个转折点。当然,新的科技也打破了影视行业的传统模式。在这个更迭变化的时代,新的商业模式和创作理念也变得格外重要。
2020中国青年云峰会“影视娱乐”板块负责人尹珺伊表示:“这次很荣幸能够请来这几位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一下当下影视娱乐和互联网的结合,以及未来影视行业该如何发展。同时,我们也从中了解到中国和美国市场今后的发展方向。我在整个论坛的准备过程和最终老师们的对话中学到了很多。希望以后还有机会与中国青年云峰会同行。”
高群耀
高群耀博士是移动电影院的CEO,也是微软中国的前CEO,万达国际事业部前首席执行官,在2015年到2017年的时候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大举动,这些方面高老师做了很多很多的工作。是在中美的影视、娱乐行业是先驱。
高群耀博士讨论了现在影视行业的现状。面对当今流媒体的出现以及中国市场的崛起,综合性视频消费持续增长。如今传统的电影院模式已经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其原因归总于以下三点1. 覆盖不了所有人群,中国许多地区甚至没有电影院 2. 电影院的商业模式是定点定时定片 3. 电影院票房难以增长。技术的发展是电影院冲击的本质,而疫情的出现是大大加速了这个变化,所以移动电影院概念的推出是必然的,将电影院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推广到手机终端。在高博士看来电影院不会因为流媒体和疫情的双重压力而消失,但必然会改变。我们应坚决保护电影票房一人一影一票B2C的商业模式,并且结合互联网发展从而走向新的时代。
高群耀博士对于中美电影行业的差异相关的问题主要提到了四个部分。第一,中美电影行业的发展阶段不同。中国电影产业仍然处于野蛮成长的阶段,但是好莱坞电影的工业化体系是有一定规模且有较完整的工会制度。第二,文化和语言障碍。除语言交流以外,两国电影行业也有本质上的区别。中国是导演制,而在美国是制片人制。第三,期待的目标不同。当中美合作项目时往往会有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希望做出想好莱坞这样的项目,让所有人都买单。第四,政治体制不同。电影是体现价值观和世界观最重要的平台,所以必然两个市场会有较大的差异。但如今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众多阻拦全球化发展的潜在限制。
最后高群耀博士鼓励现在的年轻人要在当今时代下要顺势而为、乐观面对、努力行动。
宋歌
宋歌老师是在联合艺人UTA负责亚洲商务合作,她为好莱坞的明星拓展了亚洲品牌合作,帮助了很多亚洲明星创造了一些跨境的商机。她与很多全球非常顶尖的艺人、音乐家、运动员、内容创造者都有了很多的合作。她也参加和策划了很多受人瞩目的一些国际性的代言,比如说像是NBAD明星韦德与李宁签订的终身合同都是经由宋歌老师之手,她也被评为30under30的名单当中。
宋歌老师则讨论了有关国内影视工作者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些内容。当上游的外国公司、机构更加重视其他种族的文化和故事的时候,这无疑会给国内的内容制作者和创作者更多的机会。结合国际形势以及中国市场的强势崛起,希望能够给到更多国内的内容制作者机会,让他们能够到更大的市场去施展拳脚。而有关于中国艺人进军好莱坞所要面临的挑战,第一就是语言,无论是台词还是沟通。其次在好莱坞工作的强度也是很大的,很多危险的动作、威亚都需要演员亲自来做。经纪公司在这中间起到的作用就是帮助艺人寻找并且争取机会,筛选出适合的剧本提供给中国的艺人。
随后,宋歌老师讨论了疫情导致中美经济活动当中的影响。因为疫情原因导致全球所有品牌销售下降,控制预算,从而使得广告预算减少,艺人和经纪公司收入也会有所影响。但因为中国国内疫情的良好控制,从而影视行业在国内已经慢慢复苏,中国艺人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找到更多的机会。
在谈论到中美文化差异的时候,宋歌老师说到其实中美文化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中国的影视工作者可以扬长避短,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到真正的东方文化,做自己的中国故事。
最后宋歌老师希望从事影视行业的同学和留学生们能够遵从内心、规划未来、多做尝试。
石谭轩
石谭轩现在是一名90后的青年导演,也是编剧,他现在目前是致力于原创内容和商业类型片的开发。他的本科是毕业于北电,研究生就到了好莱坞求学,而现在在纽约电影学院洛杉矶校区攻读导演与编剧的双学士学位。他在美国留学期间也是做了很多的新的探索和尝试,比如致力于电影宇宙的本土化探索,完成了跨界神探电影宇宙的原创世界观构建。
石谭轩作为在美留学生和年轻导演,就疫情当下讨论了一下自己的体会。于公,疫情导致工作困难加大,因为美国较为严重的疫情的情况很多身边的影视工作者和同学都纷纷回国,所以,现在其实无论是说拍一些作品,还是说哪怕拍一些学生短片,都会发现原来编导认识的人现在基本上大家都回到国内去了。于私,在疫情的情况下,他不得不“戒影”。石谭轩谈到从2008年12月份开始,他基本上每天都会到电影院看一部电影,这个习惯保持了12年。但因为疫情不得不六个月未进电影院。但是石谭轩表示对于影视行业还是会持一个相对乐观的态度,其实他特别珍惜这半年的时间,有一个时间自己慢下来重新学一些东西,或者是从零开始学一些新的技能,可能心态也不会像原来那么的浮躁。其实这是一个好的契机,既来之则安之。
在讨论到中美文化的内容的时候石谭轩讨论到如何在留学期间拍摄出与自己本科时在电影学院中不同的作品。在艺术层面,起初他一直在想怎样找到好的故事可以把两个国家的文化融合起来,但现在他更倾向于从创作层面如何用好莱坞的电影语言更好的去讲一个中国故事。在项目层面,石谭轩表示中美差异的碰撞必然会出现交叉点。他曾经尝试了在拍摄同一部电影的过程中采用中美两方的副导演实现了1+1>2的效果。所以利用好中美差异可以碰撞出新的内容。
最后石谭轩通过自己的经验分享到首先是有挑战才会有机遇,利用这一段疫情期间先去沉淀自己。其次他希望在沉淀之余,每一个影视行业的工作者都能利用这段时间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和标签。
何美臻
何美臻是美国评委团成员、词曲作家协会的会员,她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和美国南加大影视作曲系。她现在有很多大家很熟悉的一些电影,包括影视剧作当中的一些配乐和编曲,都是我们的何美臻在幕后做的。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青年作曲家了,在《少年的你》负责配器师和钢琴演奏。
何美臻表示,美国疫情大概从3月份正式宣战开始,影视界受到打击和冲击蛮大的。首先手上的项目变少了基本上从3月到现在7个月,乎没有什么项目。但这个时候可以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过去的作品,去玩一玩合成器,买一买设备,研究一下新的风格。所以,也不是一件坏事。
何美臻来美国之前也在国内上学,也在做影视的配乐。她发现,美国这边的音乐团队的职位会比较丰富,就是一个分工变细化的现象的出现。还有就是流水线,美国这边影视音乐的流水线也体现得非常严格,
何美臻也希望在国内,将来大家会更重视后期制作,一切都是刚开始,希望能看见希望。
最后,何美臻也对求学的留学生发表了寄语——学习,学习,再学习,学感兴趣的任何的事情。如果是影视业的从业者,哪怕是一个做音乐的,不仅要了解音乐,还要多多了解影视,成为一个真正的戏剧创作者。包括要了解自己的音乐文化,才会去尊重更多和包容更多的音乐的文化。
陈翔
陈翔是美国M-Star的CEO,他拥有的是美国工商管理学位和电影电视制片双学位,他非常的了解中美双边的电影融、制作、发行的各个环节,也一直致力于开发美国本土独立制片电影和中美合拍电影。我们大家都知道《家有儿女》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现象级的影视剧作了,他现在已经参与到院线的电影当中,就是《家有儿女之疯狂假期》的筹拍当中。
陈翔表示,因为演员是影视制作里面最不可或缺的部分,最珍贵的一部分。制片上来讲,会推出更多的产品,来支持这个平台去吸引更多的用户。因为有演员了,就会有预售,有预售就会有贷款,这在制片里面是非常的成熟。
对于大家来说,其实这次的疫情给了很多的机会,未来在制片这一块还是有它的需求。
陈翔同时对疫情下的影视行业现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风险与机会是并存的,有危机的同时,机会也是更多的。
他认为,中国现在影视还是在野蛮增长的过程,工业化体系还是远远落后于实际市场上的一个表现。所以,实际上留学生在这边承担了很大一部分责任,可以平衡两边市场的机制,中国的电影制作可以更偏向于工业化,偏向于一个标准化,可以让电影本身是再一个正确的体制下面去茁壮成长。
陈翔于2019年北京电影节,推出了一个M-Star独立制片人的计划,希望借助M-Star独立制片人计划,可以帮助更多有想法有理想的年轻人制片人。无论是从融资角度、制作角度、发行角度,希望可以和这种制片人一起合作,把他们的作品从一个短片发展成为一个长片,成为一个可以让中美两边都可以接受的一部好的电影作品。
最后,陈翔对留学生说,作为留学生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中美关系这么不确定的时刻,未来中美两国的电影市场一定是需要大家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也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加油、好好努力,未来属于大家的!
(嘉宾言论仅代表嘉宾个人立场)